蒸不为人知的细节3:蒸不透的黑芝麻有没有危害?答案是肯定的。南朝陶弘景在其代表作《本草经集注》中的“ [果菜米谷有名无实 米食部药物] ”篇中将黑芝麻列为上品,记载了九蒸九晒的步骤:九蒸、九曝(晒)、熬(炼蜜)、捣(捣制芝麻与蜜的混合物)。原文如下:服食家当九蒸、九曝、熬、捣,饵之断谷、长生、充饥。虽易得,世中学人犹不能恒服,而况余药耶!蒸不熟,令人发落,其性与茯苓相宜。世方用之甚少,惟时以合汤丸尔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黑芝麻蒸不熟,令人发落
陶弘景是第一个提出黑芝麻“蒸不熟,令人发落”的中医名家,也是第一个提出黑芝麻油发挥药效必须生榨的。后来多部医学名著对黑芝麻“蒸不熟,令人发落”也都进行了引用。汪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汪家祖先编纂的医书,也明确支持了陶弘景的说法。
蒸不为人知的细节4:蒸不透的黑芝麻有危害,为什么?我们从汪老师这里第一次知道了答案。生芝麻的品质如何,除了要做理化指标检测外,还要进行发芽率测试。汪老师在有一次气温低的情况下做测试的时候,利用水蒸气加热的方法促进发芽速度,受到了启发,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,他惊讶的发现,在蒸笼达到8层的情况下,经过1个小时柴火蒸,第七层、第八层的黑芝麻撒进土里竟然还能发芽!!!!汪老师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(禁止盗用):
蒸不透的黑芝麻发芽了……
众所周知,黑芝麻一旦受低热临近发芽露出白色芽尖,在出芽的部位产生许多酶,会产生生物碱毒素;因为保存不当受潮发芽的黑芝麻甚至存在滋生黄曲霉毒素的风险。蒸不透的黑芝麻刚发芽出笼的瞬间虽然没有黄曲霉毒素,但是在室外气温度达不到的情况下晾晒,短时间内时间不能快速到干燥状态,依然存在很大滋生黄曲霉毒素和的生物碱毒素风险。这些,都是蒸不透的黑芝麻存在的隐患,古人说黑芝麻“蒸不熟,令人发落”虽然没有办法去检测指标,但是根据经验总结的事实。
蒸不为人知的细节5:从蒸笼数量断定黑芝麻产量。汪老师目前一期使用的蒸笼,直径60公分高12公分,生的干燥黑芝麻装满大约24斤,实际在蒸的时候只能装8斤,因为黑芝麻在淘洗的时候会吸水膨胀,在蒸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膨胀。外行看热闹、内行看门道,根据卖家展示的蒸的全景,查一下蒸笼的数量(必要的话再估算一下体积和容量),就能推算出来他们的产量。为什么很多卖家不敢展示蒸的全景?展示的产能不到100斤的蒸笼能蒸出来一个月上万份的销量?判断的诀窍就在这里。为什么要坚持直播,也是让暂时没时间来现场的朋友感受一下。
蒸制现场全景图
“晒”里蕴含的细节
晒,古名曝,阳光自然晒干的是最好的。气温合适的时候,汪老师每次都是大约从上午9点多晒到下午5点多,充分的晾晒才能保证黑芝麻的干燥度。
晒不为人知的细节1:晒干的黑芝麻比烘焙的、炒熟的有什么好处?根据古人的阴阳五行论,太阳光蕴含着纯阳之气,夜晚蒸的时候水蒸气又是纯阴之气,使用木柴的阳火和暴晒的太阳能量,是一个阴阳平衡的过程。作为现代人,汪老师给出了他的个人见解:蒸透、自然晒干的黑晒芝麻,通过炮制的过程,是会有淡淡的中药味出来的,这个是判断炮制火候是否到位的重要依据;同时它表皮蕴含的黑色素、黑芝麻素都很均匀的渗透到了芝麻仁里,而表皮自身在蒸晒的过程中大量自然破裂,整体上极大的增强了功效、也易于被人体吸收;烘焙、炒熟的黑芝麻,虽然是熟了,破皮率非常非常低,而且内外是不均匀的,另一方面这种短时间超高温度,反而还会增加芝麻的燥性。
第九次蒸好刚出笼晾晒的黑芝麻粒
晒不为人知的细节2:为什么自称九蒸九晒黑芝麻丸的卖家几乎没有敢卖芝麻粒的?暴晒晒干的黑芝麻,表皮有油斑,九蒸九晒好的芝麻粒,外乌黑油亮、内呈均匀的深褐色。在暴晒的过程中,黑芝麻表皮是会析出少量油份,形成油斑的。真正做足九蒸九晒的黑芝麻粒,即使是外行,也能很容易的识别出来。为什么许多自称九蒸九晒的卖家,卖芝麻丸却从不敢卖自己做丸的原料:芝麻粒,里面的猫腻就在这里,太容易穿帮。下图为我们在汪老师家实拍的准备入库的九蒸九晒黑芝麻粒。
九蒸九晒好的芝麻粒成品
“磨粉”里蕴含的细节
磨粉不为人知的细节:九蒸九晒好的黑芝麻粒,能用石磨磨粉吗?汪老师笑了笑,说:肯定能,石磨是需要特别的锻造开槽,转速也有要求,是有诀窍的,外行不容易做到。很简单,别听卖家吹,现场磨一下或者要求卖家录一段视频,在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情况下,大部分磨出来的是芝麻酱或芝麻糊糊。很多做不到工艺的卖家,会在里面添加一些豆类、米类,添加这些含淀粉高油性低的物质,既能大大的降低成本,又能解决纯黑芝麻难以磨粉的难题,还能忽悠小白顾客:看,我们加了这么多原料呢!一举多得啊!
九蒸九晒黑芝麻石磨磨粉
汪老师现场给我们磨了一些黑芝麻,确实出来的是芝麻粉,既不是太细也不是太粗。磨的极其细的,大部分是用粉碎机。
“炼蜜”里蕴含的细节
蜂蜜,是勤劳的小蜜蜂在各种花朵中采集来的。蜂蜜在锅中熬至沸腾,不断撇去浮沫(主要是花粉、蜂蜡、杂质),炼到一定的火候即可。
为什么要炼蜜?对九蒸九晒黑芝麻丸来说,添加蜂蜜有两个主要作用,第一是成型,第二是天然防腐。用纯芝麻粉是做不了丸子的,保质期也不太长。
炼蜜是有嫩蜜、中蜜、老蜜之说的,在芝麻和蜂蜜配比固定的情况下,炼制火候不同的蜜,对成品的影响主要在软硬度、粘度。不炼蜜或者炼制不到位,会出现做出来的丸子容易散开。有些卖家会偷偷的加入一些胶质添加剂(做果冻常用),如明胶、海藻,弥补炼蜜不到位的情况。比如下面这个10万+的大卖家,在自己的文案里不小心就说了实话,添加了海藻,但是在他们的产品标签里,海藻又神奇的消失了……
“捶打”里蕴含的细节
汪老师家的大石臼
在汪老师家里我们见到了这个五六百斤的大石臼,光是一个木槌就七斤多的重量了。
反复捶打三百下,真的吗?汪老师哈哈大笑:我家从来没有这样宣传过……都是卖家忽悠人的套路,捶打的好不好,要能捶打到不沾石臼,还得用手去感觉,粘度、柔韧度,捶打到位不到位很容易判断的,有可能捶打二百下就好了,也可能捶打四百下还不行呢,哪能靠次数来判断呢?
“搓丸”,真的有区别吗
用机器做丸和手工搓丸,有什么区别?汪老师又笑了:虽然我家是手搓丸,但是我个人认为,二者没有区别,甚至机器做丸如果能做到及时清洁、卫生的情况下,是要优于手工搓丸的。无论是丸子的重量标准度、圆滑度、干净卫生度还是生产效率,都是手工丸无法想比的。
之所以这么多卖家都喜欢大书特书自己是手搓的,没有别的原因,他们也没别的可吹的了。
终极大法:敢不敢让上门实地参观是鉴别真伪的法宝
结束了采访惜别汪老师,他说:目前绝大部分自称古法九蒸九晒的,是绝对不敢让顾客上门去观看的。这个行业坚持在用古法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了,如果按网络上的销量来算的话,能有3%是真的就烧高香了。真正的古法九蒸九晒是不怕人去看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