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要喝多少水?太多太少都會有問題! – 李思誠腎臟中醫師

历届世界杯主题曲 3595

※註:本文章對象適用於一般人及慢性腎臟病第1-4期病友,不適用於末期腎臟病人、水腫、洗腎患者。

45歲的張女士最近參加朋友聚會,聚會談論健康話題時,聊到一天要喝多少水。結果發現大家意見分歧,有人說要每天要喝2500cc,也有人說要以體重x40cc做計算,大家討論不休,究竟一天要喝多少水?

目錄

一天要喝「體重x40cc」的水對嗎?一天要喝多少水的考量因素一天要喝多少水?喝水太多太少會有什麼問題?其他喝水注意事項總結

一天要喝「體重x40cc」的水對嗎?

一天要喝多少水以「體重x40cc」是網路上常常流傳的說法。

可是實際上,這個說法並不夠好,因為雖然有考慮到身材的差異,但並沒有將不同季節的流汗量考量進來,夏天戶外運動流的汗與冬天室內流的汗完全無法比,一律以體重x40cc當作標準來喝水,有時候會喝出問題。

一天要喝多少水的考量因素

理論上,一個人一天攝取的水分總量要跟一天排出的水分總量相同,才不會水腫或是脫水。

而在考慮水分的攝取與排出時,水分攝取的來源不是只有喝水,人體排出水分的方式也不是只有尿液。吃固態食物的水分、茶飲也必須被計算進水分攝取量。流汗、呼吸水氣、糞便水分則要被計算進水分排出量。

水分攝取量:水、飲料、固態食物中的水分。

水分排出量:尿液、汗、呼吸水氣、糞便水分。

不過實際上,日常生活不可能去計算吃的麵包有多少水,又流失了多少汗。所以這篇文章接下來,想要幫助大家了解如何評估一天水喝的夠不夠,需不需要再喝水。

一天要喝多少水?

所以,要怎麼評估一天要喝多少水?臨床一般情況下,我都會教導病人以自己「尿液的顏色淡黃接近透明」合併「不會口渴」作為評估標準。除非特殊情況,不然這個狀況可以適用於很多人,而且評估起來很簡單。

至於哪些情況不適用呢?第一類人是有吃了會影響尿液顏色的東西,像是藥物或是維他命B群。因為尿液顏色被干擾,第一類人我會建議以「不會口渴」加上至少喝「2000c.c.的純水」合併搭配作為評估。

第二類人是明明口很乾或很渴,可是怎麼喝水,口都還是很乾渴。這類的人可能是中醫說的上火族群。另外要注意,非常少見的尿崩症病人也可能會有類似情形。第二類人需要借助專業判斷來釐清及解決問題。

喝水太多太少會有什麼問題?

以下就來分享一天喝水量如果喝太多或太少會發生什麼事:

在診間有遇過病人抱怨近期雙腳都會水腫,而且晚上夜尿3-4次,詢問後才發現病人最近崇尚喝水,每天強迫自己喝水6000cc。所幸發現的早,教導她不要喝那麼多水以後,各種症狀就改善了。

另外也有病人因為上班太忙碌,喝水喝太少導致常常泌尿道感染,感染已經嚴重到影響腎臟,住院過2-3次。

從上面兩個例子可見喝水量太多太少都會有問題,如果喝水喝太多,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,可能會導致水中毒、低血鈉、水腫等問題。而喝水喝太少則會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、尿路結石,甚至傷害到腎臟。

另外注意,因為流汗量的關係,夏天飲水量應該要比冬天多。

其他喝水注意事項

除了剛剛提到一天喝水量,還有兩點事情要注意。第一點是日常生活盡量不要拿飲料代替水,如果整天以各種飲料、湯品代替飲水,雖然喝水量可能足夠,但會忽略滲透壓的問題,以及會導致三高容易發生或控制不易。

第二點是喝水的時段要平均分布在一天的早中晚以及運動、口渴的時候。喝水最怕有補償心態,不要突然想到要喝水,然後一次突然灌下大量的水。長期下來,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。

總結

1. 一天要喝多少水:以自己「尿液的顏色淡黃接近透明」合併「不會口渴」作為評估標準。留意特殊情況:尿液顏色受到干擾及上火情形。

2. 日常生活盡量不要拿飲料代替水。

3. 喝水的時段要平均分布在一天的早中晚以及運動、口渴的時候。

※註:本文章對象適用於一般人及慢性腎臟病第1-4期病友,不適用於末期腎臟病人、水腫、洗腎患者。

延伸閱讀:

慢性腎臟病症狀:腎臟生病幾乎沒有前兆!

腎臟保養!「護腎黃金8守則」說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