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营养全面
养羊户应尽可能根据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的搭配饲料,同时尽可能使饲料多元化搭配,以满足肉羊不同生长阶段对各项营养的需求。
粗饲料可选择优质干草、大豆秸秆、花生秧、青绿多汁饲料、糟渣饲料等进行适当搭配,最少选择2-3种。精饲料需根据肉羊对营养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,玉米一般占50-60,豆粕一般占18-25,麦麸一般占10-15,另外还需添加预混料、小苏打、钙粉以及食盐等。
四、防寒防暑
冬季气温低肉羊用于御寒的能量增加,便会降低饲料利用率造成生长变缓;夏季气温高且易受蚊蝇侵扰肉羊采食量减少,同样会影响正常生长。养羊户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寒防暑工作,尽可能给肉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、生活环境。
加强饲养管理工作,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,并搞好防疫定期进行驱虫,尽可能降低圈养肉羊发病率。当发现病羊后应及时隔离,并积极进行对症治疗。
圈养肉羊必做防疫有小反刍兽疫、三联四防(羊快疫、羊猝狙、羊肠毒血症以及羔羊痢疾)、羊传染性胸膜肺炎、羊痘、羊口疮以及口蹄疫等,具体防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。
注意:圈养羊运动不足,会产生哪些疾病?
圈养羊改变了羊原来放养羊的生活习性,使羊的生理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。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变化,加之养羊管理的某些方面不到位,导致圈养羊容易产生一些疾病。
例如:羊不爱吃、没精神,母羊不爱发情,发情经多次配种难以怀孕,分娩无力,出现早产、难产、孱弱(羔羊产后养不活,其表现为:不会允吸,呼吸、脉搏、不会站立、体温均低于正常水平)、死胎等现象;种公羊过肥或过瘦,导致性欲降低、爬跨困难或不爬跨、射精量减少、精液稀薄、精子活力差等。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很多,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经常被人们所忽略,这也是羊舍饲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----运动。
虽然圈养羊在运动场内自由运动,但没有了被人驱赶,羊在运动场内所谓的自由运动,也就成了自由站立或趴卧。由于长期的站立趴卧而运动不足,使母羊觅食量逐渐减少,胃肠内分泌、蠕动功能下降,使消化、吸收机能减退。长期的胃肠诸多机能下降、减退,造成消化营养不良、消瘦等。
种公羊由于长期趴卧,运动不足,特别是在配种期,饲喂精料相对较多些,使种公羊过肥,而出现内分泌失衡,运动迟缓,性欲低下,精液稀薄,精于活率降低等,从而也造成母羊受孕机会减少。除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受到以上影响以外,运动还影响着动物的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等系统,使它们都发生这一系列的生理变化。
另外还有一个相关问题,就是舍饲的羊通常是养羊管理人给什么吃什么。尤其是缺乏青绿多汁饲料的冬春季节,人们不注意补饲含多种维生素的青绿多汁饲料,而使羊只造成严重的营养缺乏,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影响。特别是在冬季产羔的母羊,临产前半个月左右,出现后肢跛行或起卧困难,甚至卧地不起的现象。长时间的侧卧,造成被压迫侧胎儿的发育不良,产多胎的羔羊体质虚弱,难以成活。
二、加群必须说清楚养牛还是养羊,多少头以及繁殖还是育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